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活点滴 > 正文内容

越来越廉价的设计费

暮看云1年前 (2024-03-24)生活点滴254

曾几何时,工程设计一直都是吾辈安神立命的场所,大学以后必须再潜心学习个几年才能出师,涉及领域广泛,规范要求严格,安全计算繁琐,实操几年后还有工程师评定,注册师考取,等到熬成大师至少十年起步了。可如今工程设计尤其是建筑版块,成了年轻人逃离的无间战场。

前几天公司注电王工被领导叫去办公室,要求将他的供配电注册到公司来,每月补贴5千,王工觉得不合算,便一拖再拖,结果公司从外面重新招了个注册,王工被劝退了。

谈判前后持续了两个星期,本来说如果王工不将证书注册到公司,公司就取消其专负一职转为一线画图,王工也接受,但显然公司反悔了。王工似乎也做好了准备,重新找工作,或者兼职,总之,术不贱卖。

找工作一直不顺利,但王工似乎能接到活,行业内称之为打野。按王工的话讲,很多老板觉得设计院费用贵,不如找个工作室,设计资质挂靠其它公司,反正这些打野人本身也是设计院的,结果都能实现,费用还便宜不少,能省则省,于是打野存在了很多年。

这些年设计院经营越来越难,尤其是一线设计师收入逐年递减,很多设计师也加入到打野队伍,更加压低了设计公司收费。那些大型的或者国有设计院因为业主多是政府或者大型企业还好,但小型的民营设计院就越来越没出路了。

公司副总曾透露过,想把整个施工图组全部裁了,只保留方案组,有施工图项目再从外面找打野队伍。似乎整个行业都开始朝这种模式发展。作为设计师,如果能有充足的项目,其实打野远比坐班更舒服,收入更有积极性,还不需要按时打卡,但是僧多粥少,收款没保证,最终还是需要有个正式的工作,再兼职。

听王工讲,多和建筑或结构专业的搞好关系,只有这两个专业能接触到业主,机电专业只是配套很难接到活。听君一席话,才发现自己这些年太过专注于技术,忽略了人脉的拓展。

王工最终还是决定自己辞职,不想被恶心到吧,也保留了最后一点尊严,新来的同事肯定也不清楚公司是个什么情况,这跟是谁没有关系,就我们这么破大点的公司,现在招的都必须是注册了,带证上班,离谱的是还得经过海选,这在以前是简直不敢想的。

注册师曾经是我们这般画图狗的灯塔明灯,苦海中的那么点点希望,如今却也沦落到如斯地步,呜呼哀哉啊...


分享给朋友:

“越来越廉价的设计费” 的相关文章

我的平板找到了

我的平板找到了

华为平板M5刚出来的时候,大概在2018年的时候,那时候正从事商务经理职位,买的时候也想着可能会工作需要,考虑到可能会打打游戏,就咬咬牙,加了一千块买的是这个配置,似乎在当时算是较好的配置了。华为那段时间火爆得不得了,民族情绪高涨,专利爆发,市场占有率一路高歌猛进,作为一名伪中产,在国内要是不用华为...

居家办公,你还向往吗?

居家办公,你还向往吗?

作为一个打工人,谁不曾想过可以居家办公,早上可以多睡一个小时,不用去挤公交地铁,不用担心打卡迟到,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后,剩下的时间可以自主,现实是,老板不会愿意,原因不表。然而成都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帮我们实现了这个想往。曾经有两年时间是经历过居家办公的,那时候还在上航办事处,有事则去,无事则回,代价...

疫情之下的经济

疫情之下的经济

这个周末发生了一件非常奇葩的事,老板下班前突然通知周末加班。这个通知整得非常含糊,没有正式文件,没有前因后果,只是让分管领导口口相传。结果传到最后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,本不想周末来加班的大家自然也就不想去求证。最后,没事的部门自然认为不用来加班,有事的部门认为都连续加了三个星期了,自然该休息休息,不...

疫情下大家还好吗

疫情下大家还好吗

这两天刷了一下招聘市场,发现还是那些岗位,没什么吸引力。职场待久了就会逐渐发现,同样的需求下,待遇和要求都差不多,什么5000-10000那就是5000,后面的数字只是给你的想象。潜规则大家都懂,从描述的字里行间分析加上背景调查,大概就能猜到岗位是个什么样子。你应聘了什么岗位,就注定了会成为什么样的...

2023年裁员潮,名单有你吗?

2023年裁员潮,名单有你吗?

今年整个大环境非常糟糕,首当其冲的是IT行业,表弟在年初的时候在杭州被裁了,其他行业虽然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裁员,但似乎都不再新招人。他被裁,我想得明白,互联网之前一直处于资本加持期,几轮天使融资,再争取上市圈钱,投资回报率不低于8%都能运作,谁会关系项目本身是否可行,因此,程序员普遍收入高,说他们有多...

当代年轻人不想结婚

当代年轻人不想结婚

近几年国家逐步放开二胎甚至三胎,可到最后发现年轻人根本不结婚了。国内新生人口出生率已经跌破底线,人口数量下降,已经影响到了未来的经济结构和稳定,国家都着急了。可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结婚,更别说生娃了,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很多媒体上的观点认为,经济下滑是主要原因,甚至是直接原因,因为养娃成本太...